扫一扫二维码
主题教育
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》(53) 发表时间 : 2023-06-21 阅读次数 : 1769

  十一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

  (五)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

 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,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,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,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。

  《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》(2016年8月19日)

  保障人民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长时间持续努力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,健康需要呈现多样化、差异化的特点。人民群众不但要求看得上病、看得好病,更希望不得病、少得病,看病更舒心、服务更体贴,对政府保障人民健康、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寄予更高期望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,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以普及健康生活、优化健康服务、完善健康保障、建设健康环境、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,坚持问题导向,抓紧补齐短板,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努力全方位、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,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。

  《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》(2016年8月19日)

  新形势下,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是:以基层为重点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预防为主,中西医并重,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,人民共建共享。

  《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》(2016年8月19日),《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》(下),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,第366页

  我们提出的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,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。以基层为重点,就是根据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,把以农村为重点扩展到城乡整个基层,增强基层防病治病能力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就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全力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理论创新、制度创新、管理创新、技术创新。预防为主,中西医并重,是对长期以来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坚持、继承、发展。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,人民共建共享,就是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、社会性、整体性出发,更加强调政府统筹协调的责任,更加突出依靠群众,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。这个方针的根本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,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要求。

  《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》(2016年8月19日),《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》(下),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,第367页

 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,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,不能走全盘市场化、商业化的路子。政府投入要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,不断完善制度、扩展服务、提高质量,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、系统连续的预防、治疗、康复、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。

  《正确把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》 (2016年8月19日),《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》(下),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,第367-368页

  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、资源下沉,把健康“守门人”制度建立起来,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,也是一条重要国际经验。这项制度是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、就医理念、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,是一项基础性、长远性、系统性的制度设计。关键是要做到“四个坚持”,即坚持居民自愿、坚持基层首诊、坚持政策引导、坚持创新机制。没有基层首诊,分级诊疗就流于形式。这里面,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个突破口。要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,让群众患病后第一时间问诊自己的家庭医生,实现“小病在基层、大病到医院、康复回基层”的合理就医秩序。同时,要上下联动,开展远程医疗,把大医院技术传到基层,把大医院医生引到基层,为城乡居民提供立体化、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,起到传帮带的作用,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服务水平。

  《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》(2016年8月19日),习近平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,第281页

  我们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发展好,坚持古为今用,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,服务于人民健康。要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、重大疾病治疗、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,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,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举措,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,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发展的评价体系、标准体系,加强中医古籍、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、抢救、整理,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,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,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有所突破。

  《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》(2016年8月19日),习近平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,第286页

 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。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,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、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。全面取消以药养医,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。坚持预防为主,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,预防控制重大疾病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,让人民吃得放心。坚持中西医并重,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。支持社会办医,发展健康产业。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,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构建养老、孝老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,推进医养结合,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。

  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》(2017年10月18日),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 第三卷,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,第38页

  自古以来,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,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,关系社会和谐稳定。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、关爱老人、赡养老人,大力发展老龄事业,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。

  《在二〇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》 (2019年2月3日),《人民日报》2019年2月4日

  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!

  《坚持人民至上》(2020年5月22日),《求是》杂志2022年第20期

 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。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。要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,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。要理顺医药卫生体制,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,强化行政管理职能,落实监督监管责任,健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。要创新医防协同机制,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,创新监督考核评价机制,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。要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,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,把更多资源、服务、管理下沉到基层,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。

  《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》(2020年5月24日),《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,第161页

  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。疫情监测预警贵在及时、准确,要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,实现传染病实时直报,提高评估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。要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,健全网络直报、医疗卫生人员报告、科研发现报告、舆情监测等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,及时研判风险,强化早期预警。要加强传染病等重大疫情应对处置能力建设和培训演练,真抓实备,常备不懈,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上得去、打得赢。要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,改善基础条件,提升检验检测和信息化水平,增强对传染病病原体、健康危害因素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能力。要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力度,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。要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,增强一线疾控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。

  《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》(2020年5月24日),《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,第161-162页

  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。要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、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,建立健全分级、分层、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。要加强国家医学中心、区域医疗中心等基地建设,提高应急综合救治能力。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,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。要优化科研攻关体系和布局,研究建立重大疫情等紧急状态下的科研攻关指挥、行动、保障体系,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。

  《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》(2020年5月24日),《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,第162页

 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。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要坚持预防为主,创新爱国卫生运动方式方法,推进城乡环境整治,完善公共卫生设施,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,倡导文明健康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。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全过程各环节,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、城市人口密集集中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,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。现在,出门佩戴口罩、垃圾分类投放、保持社交距离、推广分餐公筷、看病网上预约等,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。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广开来、坚持下去。

  《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》(2020年5月24日),《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,第163页

 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,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,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,保障公共卫生安全,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、生产方式、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,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。

  《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》 (2020年9月22日),习近平《论把握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》,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,第404页

 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,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。优化人口发展战略,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,降低生育、养育、教育成本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,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优化孤寡老人服务,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促进医保、医疗、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,坚持预防为主,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,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。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,规范民营医院发展。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,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。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。创新医防协同、医防融合机制,健全公共卫生体系,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,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,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。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,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。

  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》(2022年10月16日),《求是》杂志2022年第21期